首页

飞鱼女王坐脸

时间:2025-05-30 03:53:44 作者:国防部: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更应深刻反躬自省,而不是无端抹黑指责他人 浏览量:34303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今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校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10周年,本书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仅深入剖析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与成效,对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协同发展这三大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以及协同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这两个重点领域的进展与成效也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发现,10年来,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北京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受理业务2.5万件;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及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京津冀“双核、两翼、多节点”机场群布局完成;天津港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枢纽港口,津冀港口群货物年吞吐量已超18亿吨。

  生态联防联控成果显著,空气质量实现“逆风翻盘”,2023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近六成,区域内已无城市上榜“中国空气最差十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优化,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

  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发布,为未来三地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

  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建立起“(1+1+N)×2”工作机制,打造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硕果累累,北京援建雄安新区的“三校一院”项目已投入运营,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实现“免备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区域拓展至京津冀全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该书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核心区“双控四降”成效显著

  该书指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双控四降”成效显著。“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城市治理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百姓获得感显著增强。北京积极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动态调整退出,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超过3000家,疏解近1000个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十大高精尖产业的企业注册资本额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注册资本额最高,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注册资本额增速最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疏解稳妥有序落地,教育和优质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累计拆除2.4亿平方米违法建设,石景山、门头沟等14个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目标,2022年建立的“一区一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对创建区、复评区的“全覆盖”督导,为城市更新“留白增绿”;整治提升桥下空间近800处,城市“被遗忘的角落”正在被唤醒。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该书指出,10年来,京津冀三省市牢牢把握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始终坚持“交通先行”,推动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形成,区域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着力打造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从“蓝图”迈向“现实”。

  10年来,京津冀三地合力施策,以控污减排、扩容增绿为目标,擘画出空气常新、绿水长流的生态蓝图,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同时,以生态分区管控、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管监测为关键措施,优化生态发展格局,并以联防联控法治深化、标准协同、生态保护为重点任务,完善京津生态协同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了生态本底不断夯实,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10年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一直以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深化京津冀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北京创新研发优势,天津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河北充足的生产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依托“2+4+N”产业合作格局,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势利导,通过以合作园区为载体的“共建”“共管”模式、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总部+基地”模式、以大数据产业为牵引的功能互补协同模式等六大模式,逐步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空间布局,按照“强点、成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发展思路,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一系列产业合作平台园区为载体,由关键点引领线,由关键线带动面,由关键面交织成网络,在合理的产业发展网络之下,发挥其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了北京产业发展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产业优化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则从“接得住”实现“升级跳”,充分实现了产业合作赋能区域协同。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三地始终以夯实协同创新基础、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和强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软环境”,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共同推动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地区创新能力、活力稳步提升。(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陕西法院构建多元解纷体系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我能够像在自己国家一样扫码支付,无缝衔接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在蓝色港湾爱神广场,巴基斯坦商人Rana从小商贩手中买了两包鸽粮,和孩子高兴地喂着鸽子。

首次亮相!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惊艳世界

翁牛特旗是牧业大旗,有牧户约3.2万户,牲畜存栏约340万头(只)。格日僧苏木动物诊疗中心(以下简称诊疗中心)已开业4个月有余,累计接诊牛羊1000多头只。

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和《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在京发布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报告:北京招聘求职活跃度居首

——破篱笆。为激发民营企业投资活力,安阳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成功申报2024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创新设立项目审批服务专区。“三个一批”重点项目中,民营企业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占比均超过60%。今年1至10月份,民间投资增长7.9%,高于全市投资增速0.7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的61.4%。

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指出,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具有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混合性特征,尤其面部和牙齿已出现一系列现代人标志性特征。华龙洞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东亚地区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在30万年前已经发生,这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的新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东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多样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